寫滿愛愛滿瀉︱學生人際溝通能力變差 福小校長解構兩大原因:父母與孩子變「同屋住」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4/10/07 12:00

最後更新: 2024/10/14 11:21

分享:

分享:

徐區懿華校長:家庭是培養正向人生、良好性格最好的起始點。

 好不容易盼到疫情完結,大小朋友返回校園,卻發現很多小朋友的情緒控制能力都變差了,一些SEN同學的情況尤甚。學童精神異常的個案,比我過去所見過的都嚴重多了,極端的例子,就變成了自我傷害或輕生問題。

最新影片:

老師們都紛紛討論,為何疫情後學生都好像變得不懂跟其他人相處,動不動就發脾氣?經過多番討論,發現主要是兩個原因。

首先,是學生長時間在家中,沒有需要分享、討論、妥協,人際溝通技巧都生疏了。回來學校後,稍遇到不如意事,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。同學講話聲打擾上課、走路不長眼睛、借東西不揚聲,統統惹人生氣。小組研習時各持己見、不妥協、爭執、反面、沮喪、失望、無奈、憤怒等,令功課無法完成。一大班朋友,其他人都有自己最要好的一位,自己常常落單,孤單、羨慕、妒忌油然而生。學校裡的正向人際關係,以及這些不同情緒的處理,都需要自小持續學習,方能幫助小朋友應對隨着年紀漸長所面對日漸複雜的人和事。

其次,是跟家長在家中的互動欠奉。本來,如果上面種種,在家中由家長進行教育,同學也是可以學會的。然而,現今很多家長忽略了與孩子心連心的教育。在家,家長只想辦法用家庭作業、網課、電子奶嘴等佔據孩子的時間和空間;父母與孩子,變成互不了解的「同屋住」。 更甚的,家長在家裡本身就是一個壞榜樣,脾氣差、缺耐性、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,久而久之,這些表現就成了孩子的一部份。再次融入群體時,挫敗加倍。不知多少孩子於疫情之後,都向老師抱怨父母不明白自己。有不少老師都發現,連帶家長自身情緒精神都似有疾患,令家校之間的衝突都增加了。

要讓孩子人生取得快樂和成功,家庭是培養正向人生、良好性格最好的起始點。父母自己多注意自己言行,多給孩子「愛」是不二法門。說來容易做來難:
愛是恆久忍耐;又有恩慈; 
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;
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!
愛是永不止息!
願與各位家長共勉!

欄名:寫滿愛愛滿瀉
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
💯備戰考試季!立即下載免費試題👉🏻【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】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

撰文 : 徐區懿華校長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